摘要 目的:评价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、吡柔比星、长春新碱、泼尼松(R-CTOP方案)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,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.方法: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经病理证实为CD20+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,评估R-CTOP方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,分析性别、年龄、疾病分期、病理类型、LDH水平及IPI评分等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.结果:35例患者中33例可评价疗效,其中完全缓解(CR)17例(51.5%),部分缓解(PR)11例(33.3%),有效率(CR+PR)84.8%.23例初治患者中,CR13例(56.5%),PR 8例(34.8%),有效率(CR+PR)91.3%;10例复发难治患者中,CR4例(40%),PR3例(30%),有效率70%.疗效与性别、疾病分期、病理类型、LDH水平及IPI评分等因素无显著相关,年龄对疗效有一定影响(P=0.012).35例患者中无治疗相关死亡,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(Ⅲ~Ⅳ度白细胞下降32.1%),心脏毒性和脱发较轻,主要为Ⅰ~Ⅱ级反应.其它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.结论:R-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,可作为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别是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优先选择。
阿霉素作为CHOP方案的基本用药,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线药物。但其毒副作用较大,特别是心脏毒性使其应用受限。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,吡柔比星(THP)的抗癌活性优于或相当于ADM,但其心脏毒性、脱发、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却较ADM明显减低。我科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美罗华联合CTOP方案治疗B细胞淋巴瘤35例,取得了较好的疗效,且不良反应较低,现报告如下。
1 材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35例患者接受R-CTOP方案化疗,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B细胞淋巴瘤,CD20阳性。其中男性20例,女性15例,年龄16-77岁,中位年龄55岁。初治25例(71.4%);复发难治 10例(28.6%),均接受过 CHOP或类似的一线方案化疗,平均化疗周期为4个,其中7例化疗后疾病进展,3例化疗后疾病稳定。35例患者中2例因术后无阳性病灶无法评价疗效,余33例均可评价疗效。按Ann Arbor标准进行临床分期,分期检查包括详细病史、全身体格检查、乳酸脱氢酶(LDH)、胸片CT检查及骨髓穿刺检查。除此以外还进行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体质状况。所有病例按ECOG一般状况分级都在0-2级之间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。
1.2 治疗方法
所有患者化疗前均详细询问病史及行相关检查,评价心肝肾等脏器功能,无化疗禁忌证给予R-CTOP方案化疗,具体用法:美罗华375mg/m2在生理盐水中稀释至1mg/mL静脉滴注,首次输注开始速度为30滴/min,余量滴注大于6-8小时,每周期化疗前1天应用;美罗华应用前3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、肌肉注射苯海拉明40mg。化疗方案用法:环磷酰胺(CTX)750mg/m2,第1天静脉滴注;吡喃阿霉素(THP) 40-50m/m2,第1天静脉滴注;长春新碱(VCR)1.4mg/m2,最大量不超过 2mg,第1天静脉滴注;泼尼松(PDN)100mg/d,口服,第1-5天。化疗期间辅以止吐、水化、碱化等治疗,21-28人重复。对于化疗后出现III-IV度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者给予G-CSF(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)治疗,有感染灶或发热时,寻找敏感抗生素,同时联合应川广谱抗生素;出现III-IV度血小板计数下降时注射IL-11或输注单采血小板。
1.3 疗效及毒性评价标准
疗效评价采用RECISI”标准,分为完全缓解(CR)、部分缓解(PR)、稳定(SD)和进展(PD)。毒副反应按照WHO评价标准进行评估,分为0级(无)。I级(轻度)、II级(中度)、III级(重度)和IV级(威胁患者生命)。
1.4 统计学方法
以Spss10.0对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,采用列联表X2检验比较年龄、疾病分期、病理类型、LDH水平及IPI评分等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。
2 结果
2.1 疗效分析
35例患者共接受148个周期R-CTOP方案化疗,平均4(2-8)个周期。可评价疗效的33例患者中,总有效率(CR+PR)为 84.8%,其中CR17例(51.5%〕,PR11例(33.3%),SD2例(6.1%)PD3例(9.l%)。分层统计,23例初治患者中,有效率91.3%,其小CR13例(56.5%),PR8例(34.8%); 10例复发难治患者中,有效率70%,其中CR4例(40%),PR3例(30%)。比较可能相关因素对近期疗效的影响(表1)。结果提示年龄(P=0.012)可能对近期疗效有一定影响,而性别(P=0.451)、病理类型(P=0.298)、临床分期(P=0346)、LDH水平(P=0.451)、IPI评分(P=0231)等问素与近期疗效无显著相关。
2.2 不良反应
2.2.1 血液学毒性 35例患者中有24例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,其中I-II度15例(53.6%),III-IV度9例(32.1%)。2例发生粒细胞减少性发热,应用刺激因子后粒细胞升至正常,未出现严重感染。
2.2.2 非血液学毒性 心脏毒性:35例患者中,化疗前心电图异常的10例患者(主要为心肌缺血和窦性心律失常),化疗后无1例加重。化疗前心电图正常的25例患者,化疗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心电图异常,其中房早2例,ST-T改变、心肌缺血3例,左室高电压2例,均未因此中断治疗。
其他常见不良反应:全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较轻,有3例出现恶心,1例出现轻度呕吐。化疗前肝功能异常的5例患者,化疗后无1例加重,肝功能正常的30例患者,化疗后有2例出现轻度的转氨酶升高。11例出现脱发,均为I-II级。
输液相关不良反应:轻至中度发热1例,伴畏寒、寒战、高热2例,皮疹1例,血压下降1例,胸闷1例,以上反应均在首次输注美罗华时产生,经停输美罗华或减慢输注速度即可缓解,重者进行抗过敏处理后好转,上述不良反应在后续输注美罗华过程中未再出现。全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。
3 讨论
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,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我国均有不断增长的趋势,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是化疗及放疗。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率为40%-55%,长期生存率为30%-35%,部分患者缓解后存在复发。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的免疫化疗已成为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标准。
利妥昔单抗(Rituximab,商品名美罗华)是针对B细胞CD20抗原的一种人/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,能特异性与CD20结合导致B淋巴细胞溶解,抑制其增殖,诱导B细胞凋亡和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。1997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(FDA)首次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或复发的惰性淋巴瘤。VOSE JM等报道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的侵袭性淋巴瘤,有效率为94%,其中完全缓解率61%。黄慧强等报道合美罗华方案治疗复发耐药的B细胞性淋巴瘤患者,有效率为68.8%,完全缓解率为40.6%。杜芹等报道美罗华联合化疗的有效率为70%,完全缓解率为20%,部分缓解率50%。我们采用R-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,可评价疗效的33例患者中,有效率84.8%,完全缓解率51.5%。分层统计,23例可评价疗效的初治患者中,有效率91.3%,完全缓解率56.5%,10例复发难治患者中,有效率70%;完全缓解率40%。10例惰性淋巴瘤患者中,有效率80%,完全缓解率50%,23例侵袭性淋巴瘤患者中,有效率87%,完全缓解率52.2%。说明患者对R-CTOP方案的反应较好。
阿霉素(adriamycin,ADM)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键药物,具有抗瘤谱广、抗癌活性高的特点。但是由于其慢性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,限制了临床上的广泛和长期使用。吡桑比星(THP)是阿霉素(ADM)的异构体,其结构是在ADM的氨基糖部分4,位的结构上加入了一个吡喃基,使得THP的脂溶性增加,能迅速透过细胞膜进人细胞,再进人细胞核,通过抑制DNA聚合酶αβ或嵌人DNA双螺旋链干扰细胞有丝分裂,从而达到显著的细胞杀伤作用。药代动力学表明,THP在血浆中清除速度远较ADM快,心脏内浓度较低,故其心脏毒性较轻。
本研究观察到的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,35例患者中III-IV度9例(32.1%),在G-CSF支持下,患者均能完成治疗。2例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性发热,未出现严重感染。化疗前心电图轻度异常的患者,化疗后未出现心脏进一步损害。说明该药的心脏毒
性较低,即使有心电图轻度异常者也能安全使用。
此外,既往用过意环类药物的患者,用THP后亦未出现严重心脏损害。文献报道THP的剂量累积毒性为1000mg/m2,明显高于ADM的550mg/m2。说明患者对THP耐受较好。
许多因素可能影响美罗华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,但目前研究结论不一。本研究提示疗效与性别、疾病分期、病理类型、LDH水平及IPI评分等因素无显著相关,年龄对疗效有一定影响(P=0.012)。
综上所述,R-CTOP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R-CHOP方案相当,未增加心脏等毒副反应,安全性较好。随着老龄人口和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逐渐增多,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。
参考文献
1 Swain SM,Whaley FS,Ewer M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doxorubicin :a retrospective nalysis of three trials[J].Cancer,2003,97:2869-2879.
2 Feuqier P,van Hoof A,Sebban C,etal. Long-term results of the R-CHOP study of elderly patients wll diffuse large B--cell lym pholna:A stUdy by he Group Etude des lymphoma de LAduteJ Clin Oncol,2005,18(23):4117=4l26.
3 VOSEJM,LIN bk,GROSS BARD ML et al.Prase IIhtudy of rituxi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OP hemothcrapy in Patlellts with previously untleated,aggressive non-Hodgkin’s lymphoma,J Clin oncols,2001;19(2):389-397;
4 夏忠军,王风华,黄慧强,等,含美罗华方案治疗B细胞性惰性淋巴瘤34例报告[J]。癌症,2006,25(4):490-494.
5 杜 芹,杨锡贵.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复发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[j].中国肿瘤临床,2009,36(4):203-206.
6 张家华,黄 平,主编.现代血液病治疗学[M].北京:人民军医出版社,1997.119-120.